|
|
|
 |
 |
|
刘明祥 1959年出生于湖北省天门市。1983年毕业于湖北财经学院(现改名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),获法学学士学位;1986年毕业于中南政法学院(现改名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),获法学硕士学位;1994年在武汉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。曾在日本东京大学做客座研究员、日本创价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。1986年法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中南政法学院(现改名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)任教,1994年调入武汉大学法学院任教,2005年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任教。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首批入选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。独著《财产罪比较研究》、《刑法中错误论》、《紧急避险研究》、《错误论》等;主编、翻译十余部学术著作;合著十几部学术著作。另在《法学研究》、《中国法学》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独立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。主持过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,并有多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。
研究方向:中国刑法学;比较刑法学 |
|
|
 |
 |
|
一、在研科研项目 1、司法部课题:比较刑法学分论问题研究。 立项时间:2002年9月 2、教育部课题: (1)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:犯罪与行政违法行为的界限与惩罚机制的协调。 立项时间:2006年12月 (2)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”:医疗刑法问题研究。 立项时间:2004年12月 3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:医学进步带来的刑法学新问题。 立项时间:2002年7月
二、代表性著作 (一)专著 《刑法中的错误论》(精品文库),中国检察出版社,2004; 《财产罪比较研究》(中青年法学文库),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,2001; 《紧急避险研究》(刑事法学研究丛书),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,1998; 《错误论》,法律出版社、(日本)成文堂联合出版“日本刑事法研究丛书”之一,1996年出版 。 (二)译著: 《日本刑法总论》,与王昭武合译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07; 《日本刑法各论》(第三版),与王昭武合译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07.
三、代表性学术论文 1.《危险犯的既遂与未遂》,载(日)西原春夫编:《危险犯与危险概念》,成文堂2005年版; 2.《论抢劫的方法行为与目的行为》,载《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》,2005年第1期(人大《刑事法学》2005年第4期转载); 3.《伤害胎儿行为之定性探究》,载《法商研究》,2006年第5期; 4.《伤害罪若干问题探究》,载《江海学刊》2007年第1期; 5.《论事实错误的分类》,载《责任论与磁卡犯罪》,2007年第12期; 6.《伤害罪若干问题比较研究》,载《 比较刑法研究》,2007年第12期; 7.《论我国刑法总则与分则相关规定的协调》,载《复印资料 刑事法学》,2007年第11期; 8.《论刑法学中的类推解释》,载《法学家》,2008年第2期; 9.《紧急情况下的专断治疗》,载《法制日报》,2008年第2期; 10.《在ATM机上恶意取款的定性分析》,载《检察日报》,2008年第1期; 11.《办理侵占案件应注意区分的几个问题》,载《人民检察》,2009年第15期; 12.《论解决罚金刑执行难题的立法途径》,载《法学家》,2009年第2期; 13.《许霆案的定性 : 盗窃还是信用卡诈骗》,载《中外法学》,2009年第1期; 14.《有必要增设危险驾驶致人死伤罪》,载《法学》,2009年第9期; 15.《再论用信用卡在ATM机上恶意取款的行为性质——与张明楷教授商榷》,载《清华法学》,2009年第1期; 16.《“盗窃信用卡并使用”的含义解析与司法认定》,载《中国法学》,2010年第1期; 17.《抢劫信用卡并使用行为之定性》,载《法学》,2010年第11期; 18.《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”之解释》,载《法学研究》,2011年第1期; 19.《“风险刑法”的风险及其控制》,载《法商研究》,2011年第4期; 20.《嫖宿幼女行为适用法条新论》,载《法学》,2012年第12期; 21.《论中国特色的犯罪参与体系》,载《中国法学》,2013年第6期; 22.《主犯正犯化质疑》,载《法学研究》,2013年第5期; 23.《论具体的打击错误》,载《中外法学》,2014年第2期; 24.《再释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”——与周光权教授商榷》,载《法学》,2014年第12期; 25.《论我国刑法不采取共犯从属性说及利弊》,载《中国法学》,2015年第2期。
四、奖励与荣誉 《错误论》(独著),获湖北省社科 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(2001年) 《财产罪比较研究》2002年获司法部法学科研成果(著作类)三等奖 《刑法中错误论》1997年获武汉大学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《中国刑法解释》高铭暄、马克昌、刘明祥等著 ,荣获“司法部第二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”一等奖 《刑罚通论》(与他人合著),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(1998年) 《经济犯罪新论》(与他人合著),分别获中国图书奖(2001年)和 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(2001年)
|
|
|
 |
 |
|
|
|